這部落格原本只是我的數位藝術與攝影創作。2020年一月24日,剛好除夕,想一想,新年新希望,一年之計在於春。前於 2019年12月31日下午11:47在臉書開始這一個社團,分享達觀的故事。今天,想想,還是應該以這名稱來出版一本書。那麼就先從這裡來開始。
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2017年7月10日 星期一
我的數位攝影創意藝術十年
學生時期1970年代玩過一陣子攝影,後來覺得沒什麼挑戰性,拍拍紀念照而已。這一世紀是數位相機出現而開始普及的時代。現在幾乎每人隨時都可留下數位影像。
面對這個情勢,影像的藝術當然面對衝擊。
用畫的,也會先取得影像,再慢慢畫。
用拍的
有人是復古,回去傳統玻璃板,針孔,膠片............
有人另闢蹊徑
當年因為玩攝影 無論黑白或彩色,都知道成本問題。
數位之後,這是一個大革命,
第二,攝影很難被稱為藝術的原因,因為一開始就有畫家利用光學投射來輔助繪畫,因此這裡有矛盾。
第三很簡單,你拍得到,我不會自己拍看看,因此價錢拉不高。
到這裡為止,就知道,要靠攝影當藝術吃飯很難。
https://www.flickr.com/photos/darguanartspace/
所以低成本的消遣自娛藝術。
真的這樣嗎?
https://www.flickr.com/groups/dgvastaiwan/pool/
各種數位影像運用再製,來自世界各地,特別之處,在於傳遞與可修正性,環保與療愈,我想大家都在摸索中,但是業界已經或多或少使用數位影像處理,只是沒點破..........
那麼擺明就是利用攝影數位影像檔再後處理的創作藝術,有空間嗎?
當然有,但是不能靠老腦袋.............
藝術回歸藝術
付得起的價錢來進入每一個家庭,應該是未來的路。
2017年2月27日 星期一
博物館文創 文物 功能再現與新用
博物館的器物 家具 甚至展示空間如何活化?
最近有一篇報導,意思說故宮文創在商業掛帥之下,已經是把帝王宮廷招牌拉到地攤了。其實台灣人(指現在有戶口在台灣)最應該慚愧的, 就是沒有自己的博物館。
故宮是人家大清皇帝收藏的東西,被中華民國搬運來台避難。
台灣博物館是日本的外來新政權要開發利用台灣的第一步,了解這土地,除了閩粵移民外的東西。
南海路歷史博物館,是中原古文物加上宋美齡的藝廊,我沒記錯的話。
台灣歷史博物館在台南縣,說的是早期開發史。
真正與首都博物館,上海博物館,香港,東京,首爾,等等同級都會並列,由當地民眾捐獻的文物與故事組成的博物館沒有。
這就是我推--設台北府文化歷史博物館於台北府考棚舊址的原意 。
-------------------------------------------------------------------
所以 博物館第一就是要有欣賞價值,宣傳效果。
數位時代,看一下我怎麼弄。
台北府,北台灣進入世界舞台的起點,這是現在住在這地區人民的"面子"
沒有文物收藏後的捐展,這都市的文化不會高,無論物質或精神。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