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6日 星期三

我的數位藝術作品2018回顧

2018年是我人生重大轉折的一年。

 

 P1120032 拷貝

 

疾病讓我必須離開醫師的工作,專心當病人來接受治療。

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轉變角色更是心情上的大調整。

還好我從父親過世後就領悟到,應該做,要做,想做,答應要做的事,就要立即開始,一步一步的累積,只想做更好,超越自己,超越別人。

這十幾年來,結合攝影,數位影像處理,歷史資料圖片收集,數位影像創作,綜合運用在古文物收藏與活化運用等等,讓我休息的日子,也很可以維持正面的生活態度。

下面就分享這一年的代表性作品

20190105

20181224_125918 拷貝3

20181207_133511

20180124_130511 拷貝

P2180280

宋璇文長頸瓶與 清官窯製品之對比

被割讓的文人

清 水晶雕 仙女散花

20180212_121844 拷貝

洪合益土地徵收

達觀眼科醫院 拷貝2

急公好義坊 往 天后宮方向拍攝

北宋-文會圖-驗證的開封御官窯茶荷  Northern Song, Guanware

46-03-20 , 1957 I was four going five

201806167

20180622_103152-拷貝

A照片 513 (1)

20180706_131909 拷貝2

宋徽宗皇帝的美學

20180724_083555 拷貝

C20180724_085729 拷貝

UT

P8040628 拷貝

P8070452 拷貝

20180805_151131m 拷貝

印樞府青花菊紋盤

PB070011 拷貝2 拷貝

20170806_115238 拷貝5

proper wind and rain through the year  (farm or rice field )

PC050057

胭脂花 煮飯花  四點鐘的花。 Mirabilis jalapa

 小時候花園滿是煮飯花,難忘的香味與回憶。

 

謝謝觀賞!

 

2018年7月18日 星期三

博物館級文物的生活氣息

 融入生活氣息

這裡說的文物主要還是骨董瓷器,當然其他類文物也可以用類似方式表現。
minivase

我的想法是從我經營的達觀數位博物館過程,慢慢想通的。

二十世紀初 風格

網路上,每個人的銀幕上,博物館的呈現方式,應該要跟去逛大博物館不同。而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文物,當然也有一些呈現方式的自由。
 徽宗皇帝 御用 櫻桃

 P2130046-拷貝

許多投資文物者或是博物館文物學者對文物的認識角度與附著的意義,可能和我不太一樣。我喜歡玩攝影,也喜歡數位處理,加上家裡有女兒插花剩下的材料,慢慢的就玩起文物與植物水果的功用恢復角度呈現。

下面是最近的一些作品 

宋皇帝 趙佶的荔枝 Litchi of the emperor Hui-tzong of Song dynasty

 P7170371

 P7180418

 

 P7150477

 P7150457

宋徽宗皇帝美學

宋朝美學 The esthetics of the Song Dynasty

 peach in a tripod box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Guanware

 Northern Song Dynasty, Imperial porcelain of Hui-tzong 北宋 徽宗開封御官窯

 cherry and northern Song guan

 -------------------- 

好的文物骨董,應該也有實質功能的美感。

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數位攝影創意藝術十年

當攝影開始數位化時,應該是2000年左右,市面上開始出現買得起的數位相機。我稍後也開始用數位攝影。拍影片,錄音樂等等雖然也都有,我不在行,不談了。

 

 

 

從以前傳統攝影黑白暗房時期,就搞過一些暗房特技,因此當發現有一些數位影像處理軟體,可以做影像數位資料操弄而做出一些無論具象抽象,或是其他深化影像品質的功能時,就栽進去玩。

早期作品

 faces-and-fanswf

 171_3799wf

 https://www.flickr.com/photos/darguanartspace/

數位影像藝術賞心悅目可以,但是要賣錢有點難,但是我覺得取代一些廉價印刷貼壁的東西,讓家裡不花太多錢就可有些藝術氣氛,對小孩子的影響會很好,因此我盡量往宜全家的作品發展,因為其他小孩不宜的 ,用畫的,用拍的就好,也不適合放上網公開給觀賞。

 

 近期作品

20171107_074456 拷貝2

 

因此2007開始,加入FLICKR,也開始跟世界各地數位創作愛好者交流。當然也辦過幾次展覽,平易近人的幾千塊一大幅,也賣給了幾位捧場的朋友,當然也捐了一些給醫院與慢性機構掛牆壁,還不錯。

 20171022_094607 拷貝3

 20171016_131815

影像強化

 DSC01171 拷貝

數位藝術想說賺大錢賣很高 價是很不切實際的,因為流通性與可複製性,但是當成印刷品壁報的圖像替代品,帶一些收藏空間,加一些限量藝術與商業價值,如同版畫一樣,是可能的。

 a20170813_064208

替台灣台北搶占一席之地2009年

 https://www.flickr.com/groups/dgvastaiwan/

 

如果說政府要補助研究,應該是最後這一段路。